当地时间7月20日晚,由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德国)组织的,被誉为合唱界“奥林匹克”的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在新西兰奥克兰落下帷幕。闭幕式音乐会上,由千余名参赛者组成节日舞台合唱团演唱官方主题歌《呼吸》(Breathing in, Breathing out)及世界五大洲合唱经典作品。由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德国)及世界合唱比赛资深艺术总监约翰·鲁兹(Johan Rooze)改编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响彻闭幕式现场。7月10日至20日,来自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五十多个合唱团,一万一千余名合唱队员相聚新西兰参加本届世界合唱比赛冠军赛与公开赛两个级别、28个组别的角逐。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共有97支合唱团参赛,并获得11个金奖冠军。同时,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还举办了开闭幕式音乐会、庆典音乐会、友好音乐会、合唱巡游、合唱工作坊、世界合唱理事会大会等五百多项活动,成为新西兰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音乐赛事。当地时间7月14日上午,本届世界合唱比赛第一阶段冠军赛诞生12个组别的金奖冠军,6个中国合唱团获得金奖冠军。来自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的小云雀合唱团获C2童声组冠军赛冠军,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合唱团RUSingers人声组合获C6人声组合金奖冠军和C26无伴奏民谣组金奖,上海心悦女声合唱团获C10女声合唱组金奖冠军,上海交通大学合唱团获C17精神与信仰音乐组金奖冠军,中国香港拔萃男书院合唱团获C18当代音乐-同声合唱组金奖冠军,广州小海燕合唱团获C26无伴奏民谣及原生态民歌合唱组金奖冠军。当地时间7月20日,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第二阶段冠军赛结果揭晓。12个新的世界合唱比赛金奖冠军中有5支中国团队,分别是C1儿童合唱组的成都美歌者童声合唱团、C3中学合唱组的中国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和附属小学合唱团、C9女声室内合唱组的无锡山禾女声合唱团、C13老年混声合唱组的无锡山禾中老年合唱团、C27有伴奏民谣及原生态民歌组的广州小云雀合唱团。此外,中国合唱团队在公开赛中也有较为亮眼的表现。世界合唱比赛中国区宣传总监张国锋表示,这次参与的中国合唱团数量不仅与疫情前相当,也接近原本将于2020年在比利时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合唱比赛的报名团数。很多中国合唱团都呈现出了技术扎实、斗志昂扬的良好精神状态。获奖的中国团队里,有的在国内还名不见经传,这次脱颖而出,一战成名。此外,中国合唱团在一些新的合唱组别上有所突破,这也是中国团队打开眼界融入国际合唱潮流的必然结果。带领上海心悦女声合唱团获得女声合唱组金奖冠军的指挥家王超也表示,以往中国合唱团参与的组别多为童声合唱、中学合唱、青年合唱、高校合唱、混声合唱、女声合唱、老年合唱等,这次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合唱团获得了精神与信仰组金奖冠军。这个组别演唱的曲目是反映世界各地不同信仰和宗教派别的合唱音乐作品,夺冠难度很大,上海交通大学合唱团这次带来的是中国道教音乐作品。此外,参与爵士组、流行合唱组、无伴奏民谣组、原生态民歌组、情景民谣等组别的中国团队越来越多。这说明中国合唱团对合唱的认知越来越丰富、多元、深入,中国团队的表现也获得各国评委的好评。本届世界合唱比赛评委、指挥家阎宝林2002年即参与了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合唱比赛。他表示,从观摩到成为嘉宾,到带团参赛,再到现在成为评委,站在不同角度看世界合唱比赛,感触良多。这次无论是公开赛还是冠军赛,世界各国合唱团的水平越来越高。和以往相比,这届世界合唱比赛公开赛组别的比赛也具有很高的观摩性。而冠军赛一些组别的竞争则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本届世界合唱比赛与往届相比,更多的原创作品在比赛期间得以呈现,有关合唱创作、合唱出版的主题活动相继举行。当地时间7月12日上午,由中国作曲家夏炎彬带来的主题为“夜与星空”工作坊在奥克兰帕内尔圣三一大教堂举行。夏炎彬分享了《子夜》《中国十二生肖图》《星空·大海》《数星星的夜》《天净沙·秋思》等关于“夜与星空”的诗歌主题作品,揭秘创作背后的巧思构想。
夏炎彬
7月13日晚,由张国锋作词,作曲家、指挥家李作方作曲的中文歌曲《歌声荡漾》在第一阶段公开赛颁奖典礼上的会场大屏幕上播出。这首歌专为世界合唱比赛而写,当晚在现场全球线下首播。据悉,此次世界合唱比赛四次颁奖典礼上,官方主题歌《呼吸》和《歌声荡漾》是唯二播放的作品。7月15日、16日晚,主题庆典音乐会在奥克兰帕内尔圣三一大教堂举行,参与比赛的七支合唱团、超过三百人的演唱团队联袂演唱了原创合唱组曲《玛塔里奇星云之愿》(MATARIKI HE KĀHUI REO)。该作品由本届世界合唱比赛艺术总监约翰·罗瑟(John Rosser)率领其他新西兰音乐家共同创作而成。7月17日上午,中国作曲家潘行紫旻举办合唱工作坊,主题为“中国今天唱什么”,为新西兰观众展现了中国作曲家的合唱创作现状。深圳福田星辉合唱团作为示范团演出,潘行紫旻现场解析作品创作,让观众更加了解中国的作曲技巧、艺术理念及和声语言。潘行紫旻表示:“合唱创作要走上国际舞台,创作者一定要有国际视野,要多看多听,写出的作品才具备国际化属性,才能助力中国合唱理念的传播。”潘行紫旻
7月16日上午,每两年一度的“合唱生活”——世界合唱理事会特别论坛在奥克兰现代海洋体育中心举行,除了按议程交流、研讨国际合唱音乐文化教育的新动态趋势、发展方向和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外,会议还邀请来自各大洲的专家代表畅谈,分享“我们的合唱生活”。世界合唱理事会中国代表兼顾问委员会核心成员孟大鹏表示,这些年合唱在我国慢慢也有了变化,许多合唱人对音乐的热爱更多地融进他们的生活当中。中国的合唱作品所要表达的合唱题材内容也有变化,除了宏大的叙事题材,也有相当数量反映普通人生活和精神的作品,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丰富多彩的创意活动是本届世界合唱比赛的一大特点。除了各种比赛及节日活动外,活动期间还设置了一系列极富意义和内涵的主题文化交流配套活动。当地时间7月10日举行的本届世界合唱比赛开幕式上,东道主国家新西兰奉献了一场独特的新西兰及太平洋地区艺术盛宴,展现了庄重、质朴、神秘的毛利文化。7月16日下午,第十三届世界合唱比赛举行的世界合唱民族巡游大联欢中呈现了毛利舞蹈表演。当地时间7月12日、17日晚,两场2024“‘一带一路’中的世界合唱运动”之“世界的回声”主题系列活动“龘龘”龙之夜音乐会举行。两场音乐会分别由世界合唱理事会中国代表、指挥家陈光辉和杨力担任艺术总监。陈光辉表示,音乐会使中国更多从事合唱艺术的工作者充分展示自己,起到推动发展中国合唱艺术的作用。7月16日中午,英国Farnham青年合唱团、中国深圳福田星辉合唱团、新西兰Leonessa合唱团三支合唱团轮番接力演唱了歌曲《嘿!修好它!》(Hej,igazítsad!)、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歌曲《炯炯伊奈》(Jong Jong Inai)。三十多年来,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德国)力图通过合唱音乐把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及宗教信仰、不同肤色和语言的人们团结在一起。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强调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合作伙伴国家之间通过文化交流与互鉴,增进了彼此的相互了解、尊重和友谊。2019年,INTERKULTUR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首次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合唱运动”有效结合,并于当年8月在瑞典哥德堡世界合唱大奖赛暨欧洲合唱比赛中启动“‘一带一路’中的世界合唱运动”系列活动,反响积极。本届世界合唱比赛中,斐济、布基纳法索等国第一次参赛,进一步凸显了世界合唱比赛“让世界人民一起欢唱”的宗旨理想。- THE END -
热门文章精选
《音乐周报》2024.7.24目录
两位中国青年小号演奏家折桂国际小号大奖
从钢琴神童到知名作曲家前妻…卸掉枷锁后,陈必先只做自己 | 人物
当一个合唱指挥成为“网红”
弦乐参加乐团招考需要知道的三件事
中国需要更多“贵阳交响乐团”
失传半个世纪,徐悲鸿之女、钢琴家徐芳芳发现并首演江文也的《徐悲鸿的彩墨画》
视唱练耳教学呈现新变化新趋势
Q:想订阅《音乐周报》?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Q:想投稿?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A:请点击下拉菜单“广告合作”。